7月20日,特大暴雨攻擊了鞏義市。面對汛情,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疾速反響、及時搶險,將轄區企業損失降到了低。暴雨之后,“萬人助萬企”活動密集跟進,各類艱難問題得到及時處理。7月26日,一切重點企業曾經全部復工復產,各項經濟指標逆勢增長、超平鋁板創下新高。
鞏義市委常委,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、管委會主任,回郭鎮黨委書記驕傲地說:“今年以來,面對有色金屬漲價、錯峰限電、汛情、疫情等不利要素,產業集聚區前7個月范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.6%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.8%。這些成果,是我們堅持‘鏈式思想’,經過延鏈補鏈強鏈化解矛盾、破解瓶頸的結果,也是集聚區堅持新開展理念,不時推進開展的結果。”
提升產業鏈——從“鋁板基地”到“高精鋁都”
超平鋁板
曾經:集聚區的企業家們自嘲說“本人就是個軋鋁板的”。每年近300萬噸的鋁錠,在這里被軋制成厚度不一、大小不等的鋁板,每噸只掙百十元。大進大出的背后,卻是微薄的利潤。
如今:目前,全區可以消費汽車艦船軌道交通用鋁合金板、鋁建筑裝飾資料、鋁食品藥品包裝資料、印刷用鋁基材、鋁餐廚用具、空調箔、電子箔、LED燈具配件等數百種產品,噸加工費Z高到達8萬元,正在完成向高精鋁都的蝶變。
企業頂天立地。行業開展有。
小微企業漫山遍野。今天的小微企業就是明天的重點企業、企業。產業集聚區建有的企業培育體系,創客中心落地—產業孵化園孵化—小微企業園興業—工園區壯大,經過平臺培育、政策支持、隊伍效勞,全區小微企業達1400余家、范圍企業到達150家、億元以上企業25家、超百億級企業2家,有效促進了企業群體壯大、能級提升和生機迸發。
發力創新鏈——從“模擬克隆”到“自主研發”
曾經:行業充溢惡性競爭,什么掙錢,大家一哄而上、互相模擬、互挖墻腳、低程度競爭,短暫的紅火之后是宏大的隱患,一遇風吹草動便墮入危機。
如今:各個企業之間超平鋁板曾經構成自主研發、差別開展的良好態勢。每個企業都有本人的“拳頭產品”,大家在各自范疇精耕細作,不時研發新產品,尋覓新的利潤增長點。
人才隊伍不時壯大。企業要創新,人才是基本。集聚區鼎力施行人才引進工程,一批行業人才紛至沓來。
技術含量不時進步。
終端產品不時豐厚。全鋁家具具有環保、防潮、防火等特性,產品完成了從“論噸賣”到“論斤賣”的逾越,銷售火爆、形勢喜人。
打造生態鏈——從“能耗大戶”到“節能”
曾經:產業集聚區是全市乃至全省的耗能大戶,集聚區的耗電量,以至超越一個縣城的總耗電量。
如今:聚區在全國展開鋁加工行業超平鋁板深 度管理,全部完成“煤改氣”。提早規劃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,采用新工藝消費的鋁板,每噸能耗僅為傳統工藝的20%。
強 力推進深 度管理。組 織業內專 家屢次召開研討會,布置轄區企業停止現場觀摩,肯定了全國鋁加工行業深 度管理的規范和標準。目前,轄區27家鋁加工行業超平鋁板完成了無組 織排放深 度管理,180多家企業完成VOCS深 度改造,6個自然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,轄區企業排放程度明顯降低。
落實管控措施。干部成立夜間專班,每晚11時以后到轄區各重點部位停止夜查;各村夜巡隊對村內企業停止檢查,構成了強大震懾,有效根絕了各類偷排行為。同時,催促各個工地嚴厲落實“八個”請求,增強國省道揚塵管理,統籌“雙替代”、秸稈禁燒等措施,空氣質量持續向好,閱歷了生態環境部、河南省、鄭州市的屢次督導檢查。
當好低碳環保。制定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行動計劃,施行企業分類環保管控,持續淘汰出清落后產能,倒逼企業降低碳排放程度。
“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’我們不只要像維護眼睛一樣維護生態環境,而且要用前瞻思想推進‘碳達峰’‘碳中和’,倒逼能源構造調整,倒逼技術配備工藝提升,倒逼產業超平鋁板開展。”
做優效勞鏈——從“企業外流”到“競相回歸”
曾經:受要素本錢、開展環境等影響,集聚區的企業外遷流失,企業家舍近求遠、跑遍全國為項目尋覓落腳點。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,一些外省市主要以至親身上陣約請集聚區的企業到外地開展。
如今:類項目紛繁回歸,2021年全區謀劃施行嚴重項目24個,其中省重點項目5個,鄭州市重點項目4個,工業項目18個;總投資152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53億元。僅排隊等候進入小微企業園的企業就達50多家。
當好精心呵護的“好月嫂”。怎樣才算效勞好企業?企業想到的,我們要做到;企業想不到的,我們也要做到。在“7·20”特大暴雨中,首先想到的是,鋁汁遇水后容易爆 炸,這么大的雨,決不能有任何閃失。對熔爐較大、降溫時間較長的,指導其將鋁錠倒入熔煉爐加速冷卻。全鎮50多家鋁加工行業、200多個熔煉爐沒有發作一同遇水、進水事故。中小企業創業初期用地難、資金難,集聚區針對轄區民間資本富余、市場活潑的特性和土地集約應用的請求,采用政 府統一規劃、企業自主建立、土地分割出讓、公配設備分擔的形式建成小微企業園、鋁加工二區等,大限度便當了小微企業,目前曾經入駐企業68家,完成產值6億元。
當好排憂解難的“店小二”。越是艱難時辰,越需求政 府為企業提供“陽光雨露”。轄區兩家主干企業因互保形成運營危機,集聚區主動作為,指導企業展開自救,諧和省內外銀行23家,爭取到貸款不抽不壓、降息展期等政策,防止了近萬人失業,使50多億元貸款完成良性循環,成為河南乃至全國鋁加工行業勝利的金 融風險化解案例。這次“7·20”特大暴雨,轄區一家企業剛剛閱歷災情,又遭遇銀行抽貸。
當好獎優罰劣的裁判員。7月17日,集聚區召開了開展暨項目建立推進會。一石激起千層浪,一位企業擔任人說,真沒想到,由于進度問題,會得到“蝸牛獎”,還得當眾表態,回去后把壓力當動力,躊躇不前。這種獎優罰劣的機制,也激活了集聚區開展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上邊千把錘、下面一顆釘,捶得冒火星、不冒火星就換釘,不是錘太重而是釘不硬。工業是鞏義的壓艙石,產業集聚區是工業的主戰場,我們有義務、有義務把集聚區的事情辦好。面對艱難和問題,只要變壓力為動力,以更大的氣魄、更有效的措施,更的效勞,讓企業稱心、讓組 織放心。
抓實黨 建鏈——從“一盤散沙”到“戰役堡壘”
曾經:集聚區的企業家超平鋁板一門心機掙錢,其他的不論不問。占地幾百畝的企業,卻連幾百平方米的黨 建陣地都沒有,非公黨 建對企業的作用虛化弱化。
如今:一切企業的門口,“聽黨話、跟黨走”的標識醒目。“黨員示范消費線”“黨員崗”成為企業開展的中堅力氣。
拓展廣度,抓面上掩蓋。堅持黨 建工作和企業注冊同步推進,在集聚區市場監管局設立專區,及時注銷企業黨員信息和《黨 建根本信息注銷表》,向注銷主體及時發放企業法人告知書、黨員告知書。去年以來,共選派黨 建指 導員89名,在全鎮非公企業單獨樹立黨支部19家、結合黨支部2家、暫時黨支部16家、掛靠村級黨支部28家,為240家企業選派了黨 建指 導員89名,有效提升了黨組 織的掩蓋率。
加鼎力度,抓陣地建立。在集聚區創客中心成立了非公黨 建中心,為轄區中小企業學習黨 建學問、展開黨 建工作提供了便利。
增加深 度,抓轉型晉級。明白提出了“支部建車間、黨 建促開展”理念,黨員示范消費線”等特征黨 建品牌逐步叫響,非公黨 建在企業開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在“7·20”特大暴雨中,集聚區黨工委一聲令下,企業黨員立刻返回崗位,2萬多名職工“停工不放假”,2000多名職工黨員組成突擊隊,為全鎮防汛搶險提供了有力人員保證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